回归主角的朱莉
气场超越演技
放眼如今的好莱坞一线女星,安吉丽娜·朱莉的气场是一种超越演技的存在,即便在《沉睡魔咒》这类成本并不高的魔幻特效片中,朱莉依然凭借概念化的表演占据舞台中央,其余人等皆沦为配角,臣服于女王的裙摆之下。朱莉在片中形象原是纯暗黑路线,除了自带的烈焰红唇,夸张的高耸颧骨,还得配上邪恶的犄角和强壮的翅膀。不过,道具师在翅膀的设计上还是留有余地:这种大羽翅,虽不同于精灵的蝉翅,却和天使们同属一类(但颜色偏深),亦非恶魔惯用的蝙蝠翅。此番设定同时满足高潮时的剧情需要,翅膀成了可拆可装的装备,对提升战斗力至关重要。当朱莉重获翅膀尊临云端时,俨然一派女神的气魄,这不仅源自她内心的强大,更在于迪士尼重新赋予该角色的同情和宽容。本着让反派更人性,让正派更龌龊的高层意向,《沉睡魔咒》一开篇就补上了玛琳菲森与国王的前世今生。精灵族女孩与人族男孩两小无猜,私定情愫,却未曾想男人贪图权欲,无情割去女精灵的翅膀,换取朝廷的顶戴花翎,女孩伤痛欲绝,性情大变,由此变身黑女巫,誓用恶毒诅咒一报背情之仇。应该说,《沉睡》原创的这个前传还算合理完整,交代了黑女巫由爱生恨的前因后果,把“男女永恒真爱”这个迪士尼看家的童话基石推上了疑问的悬崖。
不靠谱的改编
迪士尼的纠结
1 暗黑变成温情
原著中的“纺锤诅咒”可算是童话世界中最著名的宿命悬念了,眼见曾经的情郎靠着卑鄙手段登上王位,另取公主养育千金,玛琳菲森的复仇是个悲剧。纵然如李莫愁般迁怒于孩子,她也没大肆伤害无辜,所遭境遇颇令人同情,反倒是国王人品低下了。三位仙子受托照顾小公主,朱莉也没善罢甘休,可剧情发展到这里却陡然一变,不再黑暗,满是温情,亲子的呵护,搭配上一处处喜剧段落。善良仙子成了不靠谱的广场舞大妈,黑女巫才是真正的监护人,朱莉在片中母性大发,扮鬼脸哄婴儿,派手下看护孩子,可千万别摔着、磕着、饿着,对这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女孩,真比亲爹妈还上心。
2 主线若有若无
电影中那可爱的婴儿,其实是朱莉自己的亲闺女薇薇安,难怪眼神中满是慈爱,也算是借拍片的机会过了一把Cosplay的瘾。电影为朱莉母女“私人定制”的养成戏,让观众看来却有些莫名其妙,按理说这李莫愁抢了郭襄是为了复仇,咋感情如此深厚,还升级成了“干妈”,忘了纺锤诅咒的茬儿了?表面上是暗黑的魔法,高冷的台词,内心却满溢着温情,《沉睡魔咒》就在这亲子戏中耗费了大量时间,美则美矣,却把“睡美人”的正事儿给忘了。等编剧猛然惊醒时小公主已经成年,这才赶紧让国王、巨龙和军队匆匆上场。对了,还有个王子,完全没有存在感的王子。
3 真爱来自两个女人
经历过《冰雪奇缘》的洗礼后,观众们早已认同,国王和王子都是靠不住的,世界只属于相爱的女人。一个只会耍阴谋,搞偷袭的国王,当反派大Boss都不合格,也难怪小公主爱洛临阵反戈,不帮亲爹帮干妈,当他第一眼见到女儿时的声色俱厉,关进城堡里当诱饵,真让人怀疑这对父女是否亲生的。原著中的睡美人段落被大幅压缩,爱洛眼睛没闭多久,就被路边抓来的王子“强吻”,虽说玛琳菲森早不相信“青梅竹马,两小无猜”,可这路人“王子甲”也差太远了,即便有些青春期的冲动,尚不及乌鸦男的十分之一,彻底沦为了酱油角色。眼见“萝莉养成计划”功亏一篑,玛琳菲森懊悔痛惜,这一幕可算是全片的情感高潮,朱莉身为人母,真情流露。所幸迪士尼没再颠覆大团圆结局,姐妹之吻清新爽口,干妈之吻浓烈重口,效果总是一样滴,只为创造一个没有男人,只有女人“永远幸福生活在一起”的童话仙境,让今天的她们拍手称快。
场面小吐槽:辨识度为零
号称“魔幻巨制”的《沉睡魔咒》,真正的特效大场面并不多,也就是前后两场人魔大战有些气势,但与《指环王》《加勒比海盗》这类真正A级大片还有差距。至于片中的仙境、精灵与魔法,如今已是模块化的特效产品,今天可以放在《沉睡魔咒》里,明天稍加改动就可搬到其他《魔》字号影片中。